iblogc

python 中的 UUID

2015-06-02 · 3 min read
Python UUID

简介(维基百科)

通用唯一识别码(英语: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,简称UUID)是一种软件建构的标准,亦为开放软件基金会组织在分散式计算环境领域的一部份。
UUID的目的,是让分散式系统中的所有元素,都能有唯一的辨识资讯,而不需要透过中央控制端来做辨识资讯的指定。如此一来,每个人都可以建立不与其它人冲突的UUID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就不需考虑资料库建立时的名称重复问题。目前最广泛应用的UUID,是微软公司的全局唯一标识符(GUID),而其他重要的应用,则有Linux ext2/ext3档案系统、LUKS加密分区、GNOME、KDE、Mac OS X等等。另外我们也可以在e2fsprogs套件中的UUID函式库找到实现。[3]

定义 :

UUID是由一组32位数的16进位数字所构成,是故UUID理论上的总数为1632=2128,约等于3.4 x 1038。也就是说若每纳秒产生1兆个UUID,要花100亿年才会将所有UUID用完,,它保证对在同一时空中的所有机器都是唯一的(重复机率请参考随机UUID的重复机率)。

算法

  1. uuid1()——基于时间戳
    由MAC地址、当前时间戳、随机数生成。可以保证全球范围内的唯一性,
    但MAC的使用同时带来安全性问题,局域网中可以使用IP来代替MAC。
  2. uuid2()——基于分布式计算环境DCE(Python中没有这个函数)
    算法与uuid1相同,不同的是把时间戳的前4位置换为POSIX的UID。
    实际中很少用到该方法。
  3. uuid3()——基于名字的MD5散列值
    通过计算名字和命名空间的MD5散列值得到,保证了同一命名空间中不同名字的唯一性,
    和不同命名空间的唯一性,但同一命名空间的同一名字生成相同的uuid。
  4. uuid4()——基于随机数
    由伪随机数得到,有一定的重复概率,该概率可以计算出来。
  5. uuid5()——基于名字的SHA-1散列值
    算法与uuid3相同,不同的是使用 Secure Hash Algorithm 1 算法

python中在生成UUID

import uuid后即可使用
示例代码

import uuid
uuid.uuid1()
uuid.uuid3(namespace, name)
uuid.uuid4()
uuid.uuid5(namespace, name)

参考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hans/%E9%80%9A%E7%94%A8%E5%94%AF%E4%B8%80%E8%AF%86%E5%88%AB%E7%A0%81
https://docs.python.org/2/library/uuid.html